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3.083 挨夸 代表作
    第八十三章

    “淬火好看的”

    “真人现身安利淬火, 不好看你请我吃饭”

    “看这部剧之前我很矛盾,以为它会是那种节奏慢的年代剧,又怕拍得太快粗制滥造, 可我还是忍不住看了,好看的”

    “1, 第一集吴志远把工资拿给他妈, 他妈又分成几份,给外公外婆, 爷爷和二奶奶的那段剧情就打动到我了。”

    “我只能说小林太会写了”

    淬火一、二两集简单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吴志远分配到的市一机眼下困境重重,吴志远自身的家境也并不好,虽然父母都是厂里的工人, 但家里老人多,他还有个从小生病的表舅。

    在那个年代, 正常人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表舅是被亲爹妈遗弃的, 吴志远的外公外婆看他可怜, 就把他接到家里, 和自家孩子一起养大, 外公外婆老了之后, 吴志远妈妈和舅舅继续接过了照顾表舅的担子。

    淬火的主要情节是围绕机床展开的,但林济并没有只写机床。

    “淬火里的角色都好淳朴善良,有股憨厚劲, 虽说自家日子过得一般, 但他们并没有对厂子失去信心,大概是工厂的存在给了他们一种安定感吧。”

    “谢翱的镜头拍得好细,纪宁槐也很会演,我的感觉是他好像本来就生活在那个年代一样。”

    “我爸妈就是济川厂的, 虽然他们是60年代生人,但是淬火里对市一机的描述确实是我爸妈印象中的样子。”

    h市一机里,不管是厂长,还是中层的技术骨干,以及最基层的工人,都对厂里遇到的困境充满担忧,吴志远绕过厂区宿舍去看外公外婆,邻居家玩炮的小孩都听说了这事,一见吴志远就缠着他问来问去。

    “你又挨批了”一见外婆,她老人家的第一句话就让吴志远梗住了。

    吴志远和外婆使了个眼色“谁来家里告状了”

    他猜未必是有人上门告状,厂子就这么大点地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不出一天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你在学校学了技术,能帮上厂子的忙你就去看看,这几天大家都在发愁呢。”

    外公外婆对机床厂也很有感情,他们是最早一批进机床厂的工人,一开始机床厂还不够正规,业务慢慢多了起来之后,工人们的日子才好过了些。

    他们不懂什么技术难题,他们知道的是一旦机器卖不出去,厂里就发不出工资,就有人要挨饿,就算厂长他们写了欠条,可欠条毕竟变不出米和油,有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

    从穷苦年代过来的人本就不容易。

    吴志远家里都是些老实人,而在市一机里,就算厂秘是厂长的马屁精,每天厂长前厂长短,大家还是全心全意为厂子发展考虑的,吴志远自己也是如此,他原本可以留在首都,可最终还是选择分配到了济川市。

    “如果说后宫看到最后让我有点心寒的话,这部淬火从一开始就给我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1,机床厂的工人热情又真诚,吴志远家里人都好好,而且我觉得这部剧里的人精气神都特别足,虽然穿得一般吃得一般,反倒是那些讲富豪生活的剧会让我觉得很萎靡。”

    “我外公外婆都被吸引过来了。”

    “还有我爷爷我爷爷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厂子的最后一个厂长,就是他把厂子贱卖了,自己当了私人老板,他自己吃饱了,工人没有着落,我爸和我姑手上生疮还饿肚子,一家人只点一根蜡烛,我姑冷到把脑袋凑到蜡烛边上,头发都被烧焦了。”

    “但是我爷爷也说,以前的厂子确实是这样的。”

    “刚刚才发现,淬火剧组上的都是真家伙,c6201机床好像是真货”

    “不是,你们别看剧里的厂长和总工看起来很迂腐,人家说的确实是专业词汇,不是小林胡乱编的。”

    淬火开播首日,就凭“专业”和“真实”两个字上了热搜。

    一位剧评人点评道“如果说后宫和静梧传体现了林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代号11和百归记体现了林济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压缩能力,淬火则是他柔软的情感和注重专业这一特质的体现。”

    “淬火仅播出两集,此时评价它的好坏还为时尚早,但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看到这部剧的感受真实背景专业知识情感塑造氛围烘托,在这几点上这部剧都做到了顶级。工厂会让曾在生产一线的长辈们共鸣,亲人、朋友、同事间门如同家人般的相处又会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剧中呈现出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足以证明剧组打造它时的精心。”

    而另一位剧评人的评价则是“林济有一项特异功能在他笔下,即使是枯燥无聊的专业知识也不会让人无聊,专业早已融入他的节奏中了。”

    “虽然没有静梧传开局那么刺激,但淬火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好剧了。”

    “感觉小林试图证明什么题材他都能写,也都能写好,有人和我一样喜欢淬火的氛围吗太阳是暖的,风是柔和的,家是温馨的,生活是乐观的。”

    “111,虽然这是小林打造的剧情,但看到这样的故事,就算我和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就算我本人快被生活击垮了,还是会被温暖到。”

    作为剧中主演,纪宁槐的演技也受到了不少好评。

    “演得超级有朝气我以为他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看脸其实能看出来已经不年轻了,但是他演得就像这孩子天生长得老,20多了长这样,30多了还长这样。”

    “笑死,放过老纪吧人家虽然不是颜值派,年轻时候也是小鲜肉一枚。”

    聂鸥这种剧迷的反应很直接加关注,撒花,夸夸夸。

    “一线男演员格局变化”这个话题再次登上了电视剧论坛首页,不过这个话题之前以坛友们口嗨为主,眼下却被搬运到了各大社交平台。

    纪宁槐本人关注的倒不是演员格局,而是观众们对他表现的评价。

    微博实时里夸他的观众有不少,但纪宁槐最喜欢的还是“难怪他被选中演吴志远”这一句。

    吴志远这个角色很难拿,就算淬火早就杀青了,可回想起竞争对手的数量,纪宁槐依旧有迷茫之感。

    他能杀出重围,意味着他确实比其他人更有优势,在他没有完全确定自己优势所在的情况下,观众的鼓励会给他很多信心。

    淬火第一、二集,收视率276,在收视率排行榜上位居第三。

    客观来说,这个数据其实不算差了,但因为后宫和静梧传两部剧的成绩过于超前,业内对淬火收视率的反馈颇为冷淡。

    比之后宫的首日收视,淬火低了近08,而和静梧传相比,淬火更是低了1。

    林济之前的收视成绩太好,以至于不管他写了什么题材,也不管剧组阵容如何,在一部分观众眼里,他的剧必须以10为收视目标。

    “淬火拿不到日冠的话,林济会不会很尴尬”

    “讲真,这剧在大江卫视算是开局很不错的了,对小林的要求不用那么高吧”

    “没毛病吧淬火一看就是能破4破5的节奏,真以为10是大白菜,想有就有啊喝了多少啊,淬火这样的都上不了桌了”

    林济心态很稳,大江卫视心态也很稳,淬火还未播到重点剧情,眼下的成绩已经超出卫视期待了。

    播出第二天,淬火的收视率上升到了288,相对于收视率增长的012,淬火观众群体的分布反倒更令网友们关注。

    “北方观众好多”

    “我去,济川市的观众占比有点吓人了。”

    “因为淬火来这里取的景啊,哈哈哈,我家里人一边看一边挑刺,剧组真的很严谨了,有一些道具是实在找不到才用了替代品,但我家人特别嫌弃,他们也不想想,几十上百万一台的机器,剧组能随便造出来吗”

    “北方网友来了我不止自己看,我也号召周围的小伙伴一起看”

    “111,我家老头看到那些乱拍的年代戏就要掐人中,他们要求也不高,就是想看到客观的东西而已,难得有一部淬火,大家当然都来看了。”

    大江卫视官博评论区,一群网友一边发图,一边夸淬火剧组

    “同款暖壶,同款花棉被。”

    “我姥姥就是剧里的表舅,她是被曾外公收养的,日子最苦的年代,家里的孩子一人给她挤一口饭,她才活到了现在,我姥姥很长寿,一想到以前她就会哭,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得阻止她一边看剧一边怀念过去,因为她肯定要哭的。”

    大江卫视方面自然关注到了这种变化,在一开始,卫视欣喜于剧集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而随着留言的观众越来越多,卫视方面察觉到了淬火作为一部剧集之外的意义。

    就像代号11让人们关注到特殊战线的英雄们,淬火何尝不是人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呢

    “在以前,大家都提倡工业精神和劳动精神,但是讲到这些精神的电视剧实在太少太少,对于现代人来说,它们更像是一个陈旧的符号,一段过去的记忆,没有人想起它们,或者只是短暂地捡起,很快就抛到脑后。”

    “淬火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只是因为它讲述了活生生存在过的人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人是有精神上的共振的,这些人和故事不该被遗忘。”

    淬火播到第八集时,林济又挨夸了。

    工业部门开大会时特意点了淬火的名,并评价“这部剧选用了现实的素材,因而更打动人心”,“我们工业领域有很多值得去书写的故事,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不要说创作难,虚构一个故事很难,但是,你想笑的时候就把高兴的事说出来,你哭的时候把伤心的事说出来,素材就在那里,完完整整告诉观众就行。”

    继百归记成为宣传部门主导的代表剧集后,淬火也被认为是工业部门主导的代表剧集之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