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36 章 小雪(四)
    “细柳。”

    陆雨梧起身走出花厅,廊外一庭寒雾蒙蒙,掩映婆娑花木,细柳闻声停步回过头来,只见他一身鸦青圆领袍,白玉簪发,那样一张秀整的面庞上一道红印浅痕,实在令人瞩目。

    细柳向来漠然的眼底浮出一丝异色。

    陆雨梧几步走近“你还好吗”

    细柳神情已恢复如常,她轻轻颔首,看着他脸上的印子“你得了圣上嘉奖,怎么陆阁老却似乎并不高兴”

    陆雨梧露出淡笑“我独自西行惹他不快,但好在他这回并没有动用家法。”

    他语气温润,轻描淡写。

    “青山。”

    他回身唤。

    陆青山上前来,顶着一张冰块脸,怀中抱着那只胖乎乎的狸花猫,狸花猫一边呜呜地发出威胁的声音,一边专心致志地咬着陆青山的衣袖。

    “阿秀让我把它还给你。”陆雨梧伸手将猫抱过来,递给细柳。

    细柳接过猫,发觉它比以前似乎重了许多,她抬起脸来“阿秀不喜欢它了”

    陆雨梧微弯眼睛“怎么这么想”

    见狸花猫睁着圆圆的眼睛望着他,他伸手摸了摸它的脑袋,接着道“她说你独来独往一个人,有时也许会觉得孤单,它还是跟着你好。”

    正是此时,一名女婢自回廊尽头走来,她垂首福身“陆公子,细柳姑娘,花小姐令奴婢来请你们过去。”

    姜變从花厅里出来,那女婢忙又俯身“殿下。”

    “走吧秋融,”

    姜變说着,视线落在细柳身上,“还有这位细柳姑娘。”

    此处虽是建弘皇帝赐给姜變的别苑,但姜變如今还未封王,一向住在宫中,这里他一年到头都来不了几回,如今也仅有花若丹暂住的南院收拾还行,朱楼画梁,亭台枝影相映成趣。

    花若丹在小楼上扶栏而立,静看着底下奴仆簇拥着姜變与陆雨梧、细柳三人行来,她回身挽袖,亲自煎茶。

    茶汤倾倒入碗,热烟上浮熏蒸她如画的眉眼,秋阳在檐上高悬,浅金色的日光落在她鬓发,听见上楼来的步履声,她回过头,髻边金蛾流苏颤动着发出轻响。

    她放下茶具,走上前福身“若丹见过五殿下。”

    “不必多礼。”

    姜變抬手示意她起身,随即瞥了一眼她身后那一桌餐食,笑道“早知花小姐这里备了席面,吾就不用早饭了。”

    花若丹站直身体,只见细柳与陆雨梧脸上各有一道印子,她明显愣了一下,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随即便道“我昨夜便有意请殿下,细柳先生他们师姐弟与陆公子饮宴,以酬谢这一路来诸位对若丹的帮扶,但昨夜先生与惊蛰外出未归,便只好作罢。”

    摆脱了被人追杀的逃亡路,她如今更有几分大家闺秀的从容仪态,细柳静默地看向她,恰与她目光相接。

    花若丹微微一笑,又道“方才听闻先生回来,又正巧陆公子也

    在,所以我便匆忙备下这席面,还望诸位万莫嫌弃,毕竟以后何时才能凑出这一桌整齐的人也说不一定了。”

    “花小姐有心了。”

    陆雨梧朝她轻轻颔首。

    几人入座,花若丹执箸问细柳道“先生,惊蛰怎么还没回来”

    “他有些私事,办完了自会回来,我们不必管他。”

    细柳言简意赅。

    秋阳朗照小朱楼,清风吹尽金黄枯叶簌簌而动,姜變还没动筷,只见桌心一道八宝鸭,便道“花小姐也喜欢这道菜”

    花若丹道“我是汀州人氏,便想以家乡名菜招待诸位,幸而殿下府中的厨子会做,燕京真是繁华堆锦之地,广纳四方来客,亦容山川百味。”

    姜變含笑饮茶,视线挪向陆雨梧,他未饮茶,也不动筷,只在静默地看着桌心那道八宝鸭。

    忽然,一双筷子扎入赤红如琥珀的鸭皮,一下将完整丰腴的鸭子撕开一道缝,露出来内里的粉白肉质。

    他侧过脸,看着细柳将鸭肉放在瓷盏里,那只趴在她膝头的狸花猫立即伸长了脖子去吃。

    也许是察觉到他的目光,细柳抬眸“怎么了”

    “没什么。”

    陆雨梧摇头。

    有一瞬,她挑开皮肉的动作令他想起一个人。

    “好啊你们吃席也不等我”

    惊蛰忽然在楼梯口冒头,他飞快奔来,一见姜變在,便俯身行了个礼“殿下。”

    “坐吧。”

    姜變朝他颔首。

    惊蛰毫不客气,一屁股在细柳身边坐下,歪头看见陆雨梧,他大惊“陆公子你脸上怎么也那么大一个巴掌印”

    说着,他视线在陆雨梧与细柳之间一个来回“你们一左一右,真是别致又般配啊哈哈哈哈哈”

    细柳睃他一眼,忽而抬手“啪”的一声,惊蛰的笑声戛然而止,他懵然捂脸,只听细柳平静道“现在你也有了。”

    小朱楼内几乎静了一瞬,随后花若丹扑哧一声笑出来,惊蛰一下回头瞪了一眼她“有什么好笑的”

    “既然不好笑,那你方才在笑什么”

    花若丹一边笑,一边问他。

    “我”

    惊蛰气鼓鼓地揉了揉脸蛋,细柳没用多大力,只一点微红的印子,他气得抓起来一块糕饼狠狠咬了一口。

    姜變也忍不住笑“这小兄弟可真有意思。”

    陆雨梧在旁听着他们的笑声,惊蛰还在跳脚,细柳却风雨不动地专心喂猫,陆雨梧看着这样一幕,微弯眼睛。

    姜變事忙,在此处待了没多久便要告辞,陆雨梧唤住他“修恒。”

    他起身走到姜變面前去,压低声音“我想见他。”

    姜變自然知道陆雨梧口中的他,便是如今押在诏狱中的侯之敬,他道“那老小子这一路上都不肯对你吐露一个字,只怕”

    “我想再试试。”

    陆雨梧说道。

    姜變听他这样说,便也点了点头“好,我们一道出去吧。”

    惊蛰眼见他们要走,便扯了扯细柳的衣袖“哎,细柳,把你的药给陆公子分点吧,外面可没那么好的东西。”

    细柳经他一提醒才想起来怀中的瓷瓶,她抱猫起身

    “陆雨梧。”

    陆雨梧听见这一声,

    他回过头,只见细柳朝他走来,天光明净,照得她双眼犹如寒星,她轻抬下颌“伸手。”

    陆雨梧不明所以,却依言舒展手掌。

    细柳单手打开瓶塞,几粒犹如露珠般剔透的药丸落入他掌中。

    “只需稍一用力它自化水,你涂在伤处,很快便会退红消肿,”细柳说着,顿了一下,才又道,“你托我找的人,我已令人着手去找。”

    陆雨梧收拢掌心的几粒伤药,他一双眸子神采清亮,看着她,声如玉磬“多谢。”

    “对了,”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来一只雪白的信封递给她道,“这是她的画像,虽然画上只是十岁的年纪,但我想七年之间一个人即便有所改变,也应该留有一些儿时的特征。”

    细柳接来信封,点头“我知道了。”

    日光融化了清晨的浓雾,天色明亮许多,陆雨梧与姜變出了别苑便各自分道,陆青山将陆雨梧扶上马车往诏狱去。

    姜變让李酉事先打过招呼,是以陆雨梧进诏狱并未受阻,牢头恭谨地将陆雨梧带去关押重犯的深牢中,里头零星几盆火将熄未熄,驱不散牢内的潮湿味道,那牢头忙踹了一脚旁边的狱卒“还不将火烧得旺些,仔细冷着陆公子”

    “不必了。”

    陆雨梧说道“我想单独与侯大人说些话,你们出去。”

    “是。”

    牢头忙应声,将牢门打开便提溜着手下人赶紧出去。

    牢内昏黑,陆雨梧走进去,踩着地上枯草发出窸窣声响,那被绑在木桩上的侯之敬听见这声响,他后知后觉地抬起头来,从蓬乱的头发缝隙中,隐约看清那衣袍干净,气质温文的少年。

    “侯世伯。”

    他唤。

    侯之敬闻声,动了动干裂的唇,缓缓道“我如何还担得起公子这一声世伯,公子何必来这一趟呢”

    “该说的,我早已说尽了。”

    陆雨梧抬手,那枚残缺的血斑白玉环坠着褪色的流苏在他手中微荡“您还不曾告诉我,这枚玉环到底是如何落在您手里的。”

    侯之敬眼中神光随着那玉环一个来回,半晌,他喉中发出嘶哑的笑声“我记得这是公子你父亲陆凊寻了好些年才寻得玉料亲自雕刻的环佩,为的就是与你腰间那枚昆仑玉璜配成一对,以作你的定亲之礼。”

    “这玉料真的很难得。”

    他感叹道。

    “世伯什么都知道,”

    陆雨梧看着他,“您什么都不肯说,可还是在寄希望于二皇子”

    侯之敬以沉默与他对峙。

    “世伯因对我心存恻隐才会只身领着几百亲兵亲自入尧县,最终却被五皇子生擒活捉,”陆雨梧缓缓道,“您猜二皇子可会在这个风雨正浓的当口尽力去救一个对曾经的恩师陆证还有几分情份的棋子”

    此话一出,犹如长针入心,侯之敬的神情骤然一僵。

    “侯世伯,您不妨想一想,自你入诏狱,可有什么人给你透过一丝口风”陆雨梧每一字都扣在他心头,“您将他看作救命稻草,可在他眼中,您早已是弃子一颗了。”

    二皇子姜寰不会救任何一个已经展露出一点二心的人,侯之敬几乎被攫住心神,他脸颊肌肉抽动,不过片刻,他整个人便像是一面破了洞的鼓,再敲不出任何沉稳悠远的声音。

    好半晌,陆雨梧忽然听见他哑声笑起来。

    “一朝踏错,满盘皆输啊”

    他几乎是从齿缝礼挤出这含混血泪的声音。

    那枚残缺的玉环还在眼前轻晃,侯之敬看着它,一双眼变得黑洞洞的,他忽然道“公子,我在尧县便已经告诉过你,周盈时死了。”

    他说“七年前的一个雪夜,南州绛阳湖上,我摘下这环佩,亲手溺死了她。”

    那夜一只乌篷船,船上满缀渔灯。

    他也记得那夜的水冷。

    一句“亲手溺死了她”几乎令陆雨梧刹那唇齿生寒,他猛地攥住侯之敬的衣襟“你胡说”

    少年仿佛一瞬褪去温文的底色,他用一种近乎沉冷的目光攫住侯之敬。

    侯之敬被衣料粘连的伤口疼得剧烈,他青筋鼓起,冷汗直冒,嘴唇翕动着“事到如今,我无心欺骗公子她真的死了,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也仅是听令行事。”

    陆雨梧质问“你听谁的令”

    侯之敬却一言不发。

    “侯之敬,你如何下得了手”

    陆雨梧紧攥他衣襟,扯得他被粘连的伤口再度被鲜血覆盖,陆青山连忙上前拉住陆雨梧,陆雨梧一双眼框微红,仍死死盯住侯之敬,“她也曾来过陆府,她也曾亲口唤过你一声世伯你不止一次见过她,你也对她好过”

    侯之敬闭了闭眼“心存恻隐不是什么好事。”

    他说“公子你看,我因老师而对你留有余地,于是我入了诏狱。”

    “可是公子,”

    侯之敬定定地看着他,“我在尧县事败,实败于你,这一点你知道,你这样聪慧的人,会想不到还有谁清楚这一点”

    陆雨梧猛地松开他,回转过身去,这满室潮湿的味道几乎令人窒息,陆青山跟着陆雨梧才出牢门,只听身后传来一道悲怆而苍凉的声音

    “侯之敬愧对恩师愧对恩师”

    诏狱里昏黄的火光如簇一一擦过陆雨梧的肩背,他疾步走出森寒的铁门,外面的冷风迎面拂来,步履忽然一顿。

    “公子,您真信了他的话”

    陆青山极少见陆雨梧露出如此情态,整个人都好似裹着冷冷沉沉的湿雾,让人看不真切。

    “不,”

    陆雨梧哑声道,“时间不对。”

    “侯之敬说他在七年前一个雪夜溺死盈时,但那名南州犯官却说他在次年春天的货船上见过她。”

    陆雨梧攥握着残缺的环佩,褪色的流苏随风而荡,他迎着一片浅薄的日光,轻声道

    “她一定还活着。”

    秋风飒飒,诏狱门前一众侍者簇拥着陆雨梧的马车缓缓离去,与此同时别苑之中,花若丹屏退了侍婢,孤身在小朱楼上坐到黄昏。

    天色终于渐黑,她蓦地听见一阵窸窣响动。

    回过头,一盏灯笼昏黄,照见一道不知何时出现在此的身影,那是一名老者,花白的胡须几乎长满他的颌骨。

    “小姐”

    他一膝屈下去。

    花若丹立即起身走上前去,眼中隐含热泪

    “雍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