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7.第207章 君臣异心
    李林甫向帝王上了奏疏。

    龙气是一种虚无缥缈但是在方士眼里有迹可循的东西。帝王是真龙天子, 真龙自然会源源不断生产龙气,庇佑天下。简单来说,龙气是可再生资源, 只要帝王活着,就能源源不断产生龙气。

    何况还有先例可循, 太宗皇帝为病重的英国公李勣割下胡须入药便是以龙气庇佑英国公。如今的圣人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开元初期, 宰相姚崇病重,当年还年轻的圣人便将姚崇挪入四方馆中居住,还言“使卿居住, 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李林甫认为他与圣人的感情远胜当初圣人与姚崇的感情,毕竟姚崇只当了圣人四年的宰相, 而他李林甫当了圣人十一年的宰相。而且姚崇只协助圣人处理政务, 他李林甫却朝中宫中事务一把抓, 圣人离得开姚崇, 却离不开他李林甫。

    何况当年姚崇因为他的亲信收受贿赂而被陛下罢相, 自己这些年收了不知多少贿赂,陛下却丝毫没有责备自己。

    李林甫还想再见他效忠了一辈子的君主一面, 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告诉圣人。

    天宝六载,六月。

    长安城已经数月没有下雨了, 今岁格外热一些。

    不过兴庆宫内依然是一片凉爽, 宫人已经打开了去岁冬日储存冰块的冰库,一盆盆的冰如潮水般搬入帝王的宫殿,维持着兴庆宫四季如春的凉爽气候。

    如花似柳的舞姬摇曳身形,带起阵阵香风,李隆基抚掌大笑“国忠知朕, 这些舞姬的技巧比上一批要好。”

    他近来正琢磨着自己的新曲,新曲需得美人来配舞才美。杨国忠深得帝王看重,身兼数十个职位,其中便有“采花使”一职,专门为帝王寻觅美人。

    李隆基年纪大了,不爱往后宫拢美人了,可他的教坊里面还需要美人来配他的乐曲。

    “陛下,右相府递了奏疏。”高力士拿着一本奏疏匆匆走过来。

    李隆基随手打开奏疏,看着奏疏上寥寥几行字,恍惚了一瞬。

    他是一个十分有想象力的君王,李隆基看着奏疏上的几行字,面前似乎浮现出了那位为他竭尽一生,如今病重在床的迟暮宰相。

    如今,他的这位右相字字泣血乞求再见他一面。这张奏疏上的字与以前他曾见过无数次的字迹不一样,应当是旁人代笔,只有末尾那一个署名,是李林甫的字迹。

    李隆基知晓李林甫已经时日无多了,他终究还是心软。开元年间门的老人越来越少了,李林甫再没了,他身边就再也没有一个老人了。杨国忠、安禄山,这些都是天宝年间门才被他重用的新臣。

    李隆基叹了一口气,忆及当年,他也不紧产生了唏嘘之感。

    “挑一个日子,将林甫抬到宫中,朕见见他。”李隆基鼻子一酸,连带着对眼前的歌舞都没了欣赏的意思,挥挥手便有内监将舞姬都带了下去。

    一直陪在帝王身侧的杨国忠却不愿意李隆基再见李林甫一面。

    那个老而不死的李林甫,一肚子的坏水,偏偏帝王又对李林甫深信不疑,这段时间门好不容易因为李林甫病重无暇抓着朝政他轻松了些,倘若李林甫再借着这个机会对陛下说他的坏话,岂不是他又要吃亏

    杨国忠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数月前陛下去右相府探病,正是他陪同,当时陛下从右相府出来后面上的表情可不仅只有对爱臣的怜悯。

    还有恐惧。

    圣人在恐惧什么

    杨国忠思索片刻,心中有了一点猜测,待到高力士领命出去之后,连忙从座椅上站起,面色着急向李隆基拱手“陛下不可见右相啊。”

    李隆基面色不悦,斥责“朕知晓你和林甫有些龃龉,可林甫如今命在旦夕,你难道还只想着争权夺利吗”

    臣子之间门的矛盾李隆基都知道,他不管,只是因为他乐于看到臣子之间门有矛盾,他要利用臣子之间门的矛盾来平衡朝堂。

    可杨国忠和一个将死之人计较,在李隆基看来实在有些下作,毕竟那个将死之人也是他重用了许多年的老臣。

    “陛下误会臣了。”杨国忠目露惶恐,急急解释,“臣听闻民间门传说,将死之人身有死气,乃是不详。”

    “陛下万金之躯,岂能沾染死气”杨国忠一副为李隆基考虑的忠心耿耿模样,口中的话却十分恶毒。

    伺候了帝王这么多年,杨国忠对自己面前这位帝王的忌讳也有了十足的了解。

    只要和自己扯上关系,不愁陛下不瞎想。世上大部分事情,恰恰最经不起瞎想,没错也能脑补出三分错处。

    李隆基沉默了,他没有立刻否认杨国忠的话。

    数月前为了表示恩宠,李隆基亲自上门看望过李林甫他只去了一次。

    李林甫躺在床上,身形干枯,白发苍苍,病入膏肓,瘦的皮包骨头,躺在床上像一具干枯的骷髅,全然没有活人模样。

    一点也看不出往日儒雅威仪模样了。

    分明年前他还中气十足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

    李隆基甚至没敢和李林甫多说两句话,他原本想着安抚几句自己的老臣,可看着躺在病榻上不像个活人的李林甫,李隆基却怕了。

    他不是怕死人,而是一闭上眼,李隆基便恍惚间门觉得那躺在病榻上的人长了一张他的脸。

    四十岁以前,李隆基看到自己的老臣一个个离去只觉得为他们悲伤,因为那时候帝王还年轻,死亡仿佛遥不可及。四十岁以后,李隆基便觉得死亡离他越来越近,老臣再老死,李隆基便害怕自己也会有那么一日。

    过了许久,李隆基才缓缓开口“朕方才已经答应了,天子岂能言而无信”

    杨国忠心里一喜,他知道圣人已经被他劝住了,如今只需要他递上一个梯子能让圣人顺利下台,那此事就成了。

    “陛下威仪笼罩四海,天下之土皆是陛下之土,右相又何必面对面见陛下呢。”

    杨国忠压低声音“陛下可登上勤政楼见右相,也算全了君臣情谊。”

    圣人在勤政楼上,右相应当在哪杨国忠没有直说,但是李隆基知道他的意思。

    让李林甫待在楼下,他站在楼上,隔着几十米远见一面。从勤政楼三楼往下看,连楼下人的人脸都看不清,自然也就不会被沾染上死气了。

    “便这样吧。”李隆基道。

    听到圣人要在勤政楼接见他的旨意后,李林甫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

    尽管还是卧在病榻上站不起来,可却不再如先前一般一天中有大半的时间门在昏睡。

    算起来也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过圣人了,李林甫心中思忖。

    自己是活不了几日了,可到底君臣一场,纵然再无情的人,相处几十年也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何况这几十年来圣人对他也算不错,李林甫还有许多话想要告诉圣人。

    杨国忠的愚蠢,安禄山的野心,大唐的弊病甚至还有李长安。

    李林甫想要求圣人照顾他的儿女后人,倘若圣人应下了他,那他便可以略微透露一点消息给圣人提醒。不用多,只用拖住李长安几年就行。

    他和李长安的交易,仅限于他在陛下面前保住李长安的兵马使位子和他死后李长安保住他一条血脉。

    李林甫希望李长安登基,但他也希望李长安夺走的是李亨的皇位而不是当今圣人的皇位。

    一边是自己效忠了几十年,给了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他知根知底的现任帝王,一边是自己全无了解,只有冰冷交易关系,和自己没有交情的寿安公主。

    与寿安公主的交易只是无可奈何的保命选择,倘若有得选,李林甫还是更希望圣人能够看在多年情分上护住他的子女,保他死后李家依然富贵。

    终于到了入宫拜见帝王的这一日。

    李林甫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由旁人抬着榻,一路将他抬入兴庆宫中。

    从右相府到兴庆宫,这条路他走了数十年,无数个日子,他袖中揣着奏疏,龙行虎步带着满肚子的主意往兴庆宫走,和帝王商量天下大事。

    普天之下的所有事情都在他的一掌之间门,李林甫爱权力,爱的发疯,只要能够坐稳相位,他什么事情都能做。

    今日久病的右相要入宫面圣,这条路特意被清理了出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宽阔的大路上只有八个人抬着肩舆往前走,走得极稳。

    李林甫半躺在舆上,恋恋不舍看着街道两旁的风景,这是他最后一次再走这条路了。

    他快要死了。

    无数的过往之事随即涌入李林甫的脑中,他想起了许多人许多事。

    将他引上仕途的舅父,助他往上爬的武三思之女,给了他一条青云路的武惠妃,还有他效忠的帝王。

    被他害得贬到地方的张九龄和严挺之等人,被他害的身死族灭的韦坚皇甫惟明杜如邻一时间门竟有些记不清了,他这辈子害过的人太多,数也数不过来。

    李林甫想,他不后悔害了这么多人。他要往上爬,一将功成万骨枯,宰相和将军没什么不同,都是要踩着人命才能爬上高位。

    何况他和圣人是一伙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到底他也只是给圣人做事。

    真好啊,他快要死了,可依然是大唐的右相,圣人的重臣。

    舆轿停下了,停在了勤政楼前。

    李林甫等着人将他扶起来,舆轿自然是不能入殿的,面见圣人自当恪守臣子本分。

    一个李林甫最不想见到的人却来了。

    杨国忠从勤政楼内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得意“圣人有旨,命令右相就在此处面圣即可。”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