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章 估罗河畔
    第九章估罗河畔

    估罗河畔居住着估罗河村的村民,估罗河再往西南百余里就直流入大海了,大海能看见的西面陆地就是洋人国了。

    估罗河村位于河道西北面,座落在一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之上,远处的山峦,起起伏伏,延绵成影,田地之间,小溪纵横,棕榈芭蕉,交相辉映。村庄不大,房舍错落排列却颇为讲究,房舍窗户以下不是石块砌成,便是火烧陶砖,屋顶大致是陶瓦,也有石料板和稻茅草,村口有两根粗木树立的牌坊,牌坊上写有“估罗河村”四个大字,牌坊右侧建有一处低房式样的“土地神庙”,旁边的好多棵樟树、榕树,枝繁叶茂,常绿常青,真是一处好地方。

    徒弟穆历经磨难,近几十天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估罗河村。穆走进村庄时已夜幕降临了,忙碌的村民都在收拾农具物品回家吃晚饭了,村庄慢慢地暗黑下来,只有少数几家点燃了桐油灯,屋里有些许亮光。

    穆身上脏兮兮的,胡子拉碴,一路奔波,身心憔悴了许多。村民们还以为是那里逃难过来的游民乞丐,“老伯,这里是估罗河村吗?”,“这位大兄弟,这里是估罗河村吗?”,穆跟村民们打招呼,村民总大多避开不予回话。

    见村民们无一回复,知道村民当自己是游民乞丐了,加之又是快晚上了,虽然自己是饥肠辘辘,穆甚是理解村民,心想还是寻找一处地方过了夜晚再说,穆跌跌撞撞往村口牌坊旁的“土地神庙”走去。

    过来一位提着棕榈篮筐年轻秀丽的大嫂,“这位大嫂您好,这里是估罗河村吗?”,穆再次鼓足勇气前去询问这位大嫂。大嫂指了指近在咫尺的村口牌坊说到:“这里就是估罗河村呀,小兄弟是打那里来,还要去那里呀”。听说已经寻找到估罗河村了,穆的身心一下子放松下来一屁股颓坐在牌坊前的石基板上。

    晚灯初上,虫蛙夜鸣。

    穆靠在牌坊的木柱旁是昏昏沉沉就想睡去,过了一会儿,大嫂用篮筐提过来一碗杂粮粟米饭,身边还带有一位**岁的小女孩,大嫂推了推脏兮兮的穆叫到:“这位小兄弟,快醒一醒,给您饭吃”。穆是猛的一下子惊醒过来,看见有大嫂端着一碗粟米饭和小女孩站在前面,更加地受宠若惊,“大嫂子谢谢您了,大嫂子真谢谢您了”,穆随即是低头鞠躬,眼泪是夺眶而出。

    穆在师兄弟当中排行第六,年龄却比师七弟小一月有余,现在也才十**岁,长这么大还没有受到过这么大的委屈,若自己不是个男子汉,还真不敢保证不会哭出声来。

    “大哥哥,您快吃饭呀”,小女孩在旁边也吹促着穆。

    穆实在是饥饿坏了,顾不得夹篮筐里的腌咸菜,三口两口就吃了一大半碗粟米饭,大嫂看见这位小兄弟饥饿的一副吃像,感觉甚是可怜,忙说到:“小兄弟慢些吃,不够家里还有呢”。穆嘴里还含着粟米饭粒,也忙回答到:“大嫂,已经足够了”。

    大嫂和小女孩陪着穆吃饭,大嫂问到:“小兄弟,是来寻找亲友的?”,不等大嫂把话说完,穆的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转了。

    “我是来帮师傅寻找亲人的”,穆说到。

    “你师傅是谁呀?”,大嫂忙问到。

    穆用手心抹了抹嘴巴说到:“师傅出身在这个村庄,估氏德明,三十年前往都城赶考中状元后就留在候王身边做了军师……”,“啊,那是我家屋里家公呀”,大嫂说着忙过来扶起小兄弟:“是我家屋里家公的徒弟,赶快回家吧”,“莹妹快回去告诉奶奶,说爷爷有徒弟过来了”,大嫂吩咐小女孩即刻跑回去禀报奶奶了。

    第十章禀报师况

    “奶奶奶奶,爷爷有徒弟从都城那边过来了”,小女孩在离家里很远的小巷里就叫开了。

    过了一会儿,大嫂领着穆往村里小巷里一路走过来,刚到大门口,看见小女孩拿着油灯站在门口,里面出来一位朴素、端庄、大方,显露出富贵之相稍上年纪的妇人,大嫂进门拉住妇人的手说:“母亲,这位小兄弟就是父亲的徒弟穆”,穆一听明白了,这就是师傅提起讲过的师傅在家乡的秀女,穆是扑通双膝跪地,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师娘,终于找到您了,是终于找到您了”。

    “穆儿赶快起来,穆儿赶快起来”,穆的师娘强压制心里的伤感心情,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还是赶忙过来扶起穆儿。

    自从估氏德明中解元会元后,与秀女完婚便遵从两家老人的嘱托,前往都城赶考,家里就再也没有了估氏德明的消息。估氏德明走后十几天,儿子估氏加仁便出生了,秀女好不容易、千辛万苦将儿子拉扯大,为儿子娶了媳妇,儿媳妇又为估氏家族添生了儿子女儿。两家老人前几年都过逝了,现在是三代同堂,生活倒也过得富足、平安,只是秀女在家里等男人回来,一等就是三十年,心中的苦楚也只有秀女知道。

    儿子非常孝顺,为人诚恳、勤劳、聪明、上进,妇人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离开自己,就没有让儿子去参加科举,嘱托儿子要学一门手艺谋生,儿子倒也很是听话,学好手艺后,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是随叫随到,为乡亲们做活,有困难家里都概不收受银两。

    这几年儿子迷上了通商贸易,前些日子又漂洋过海带着十一二岁的儿子往暹罗国做越洋贸易去了,所以家里只是留下来师娘、大嫂子和小女孩了。

    其实,师娘他们还不知道师傅的任何消息,既不想让师娘担心,又需要将师傅的情况禀报给师娘,穆是左右为难,举言又止。附近的邻居叔伯婶娘也过来问候打探消息,穆就加倍觉得此时更不应该讲述师傅的境况了。夜深了,穆也感觉非常困了,师娘还是感觉到了什么,“穆儿啊,今日太困了,有什么再重大的事情都明日再说吧”,师娘吩咐说到。

    穆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到村头小溪边洗漱了一遍,把自己弄得干净整洁。

    回到屋里,师娘和大嫂已经在等候穆了。穆一进来向师娘和大嫂鞠躬行礼,师娘让穆坐在旁边,“穆儿,有什么话今日可以讲了,你师傅应该是出了什么事了?”,师娘一开口随即说到。“师娘啊,昨天就不应该隐瞒你们……”,徒弟穆就军师如何取得功名,深得候王器重,在当朝如何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为社稷百姓,为候王分忧,三十年来的艰苦卓绝的经历路程一一细述,后讲到候王要师傅组建“阴阳道馆”及陈王如何篡位谋取候权,尔后要诛杀师傅和李氏将军等详细道来。

    穆越说越发觉得是心情沉重,不停地透露出师傅为人典范的博大胸怀,透露出师傅忠仁孝义的男子汉情怀,师娘听得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穆继续说到:“将军护师傅已经走到了估罗河上游通天溪河的源头,师傅也十分想回家乡与你们团聚,将军也赞成师傅回家乡看望你们,可师傅还是为你们的安危担忧,坚决地回绝了将军和徒儿们的好意,就让徒儿回来禀报师娘了”。

    老妇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已经知道了自己男人所有的情况,心里是十分的理解与安慰,立刻说到:“穆儿辛苦了,不是你回来禀报师傅的情况,我们还是不知道你师傅的消息如何”,接着又说到:“陈王篡位,你师傅反对,陈王必然会寻找过来诛灭九族,穆儿放心吧,我们会慎重对待这件事情的”。

    穆听完师娘一席话,提心吊胆悬着的心情也平复得七七八八,但想到师傅的大公子还在洋人国外地,还是不知道情况,如遇有什么差错那如何是好。师娘看出了穆的心思,便说到:“穆儿放心,我儿几日就回来了,估计追兵不会马上追杀到这边来的,等我儿回来我们再作打算不迟”。

    村庄里村民在各自忙碌着,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喜鹊鸟、乌鸦鸟分别在不同的树枝上叫唤着,叽叽喳喳,叽喳喳,叽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