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四七章 巫山神女?不,是巫山云雨!
    桌案上摆放着各种水果与点心,还有那饕餮盛宴一般的美食,让人不由得食指大动。

    酒席间,一个个蜀中官员,一个个追随刘备许久的文臣、武将互相敬酒,推杯换盏、谈笑风声。

    因为刘备迎娶吴懿的妹妹,这在蜀中已经算是大事儿的大事儿

    不光是这酒席上,整个巴蜀的气氛都变得热烈而奔放。

    反观此时的法正,似乎是为好基友高兴,面对那温热的酒水,法正连饮了三樽。

    他似乎尤自意犹未尽,连连直呼,“再来,再来”

    这时,法正的仆从连忙提醒法正,“太守不可再饮酒了,主公与诸葛军师三令五申,要太守少饮酒水说是那病”

    仆从唤法正为太守,乃是因为刘备占据益州后,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只是,这位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如今正在兴头上,哪能说不喝就不喝

    他长袖一摆,“今日高兴,明日再少饮酒,你且退下”

    说话间,法正肆无忌惮的继续举杯畅饮。

    仆从看着一脸忧心,却也不敢再去劝。

    “孝直好酒量”糜竺不知道法正的病状,他一边夸赞,一边感慨道“说起来,孙夫人远去,东吴亡国在即,主公本也不用再顾虑那所谓的孙刘联盟。吴夫人有大贵之相,又是益州重臣如此天造地设般的姻缘,之前我等屡屡劝主公迎娶,可主公却是推迟再三,还得是你法孝直啊,别人劝不动主公,可你这么一劝,这喜事儿就成了”

    随着糜竺的话,孙乾与简雍彼此互视,他俩自然知道这桩婚事,对后方稳固,对即将到来的北上汉中有多重要

    简雍一边笑,一边道“是啊,我自涿郡起就追随主公,却还是不及孝直了解主公啊,主公碍于他与刘瑁乃是同族,故而对这娶妻之事有所犹豫,可孝直却说,论远近亲疏,这种关系哪有晋文公与子圉yu之近呢主公这才不再犹豫,同意了这门亲事啊”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也是为何法正如此被刘备喜欢,认之为基友。

    要知道,子圉乃是晋文公的亲侄子,晋文公却娶了子圉的妻子,也就是娶了自己的侄媳妇。

    与晋文公比,刘备不过是娶了已故同宗兄弟的妻子,平平无奇,平平无奇

    当然,这里必须多讲一句。

    在汉代,娶寡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儿,且不会有任何非议。

    一者,一些寡妇有子嗣,再生时成功率也会变大,这在生育率低下,且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至关重要。

    二者,古往今来婚姻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交易,寡妇的家族需要再抱住一座大山,大山也需要联合当地的权贵,稳固局势一来二去这般女子先后嫁给数人缔结联姻的做法,在大族中屡见不鲜。

    还真不是所谓的“魏武遗风”

    这时代,风气就这样。

    比如桂阳太守赵范想把嫂子嫁给赵云。

    刘备娶吴懿的妹妹。

    蔡文姬先后嫁了三人,其中第二人还是南匈奴的左贤王,并且生有两子,后又与董祀生有一子。

    更不用说,那名声赫赫的人妻收割者曹孟德

    或许与我们的固有观念不同,这个时代并没有三从四德,女人的地位其实是极高的

    倒是伴随着简雍、孙乾、糜竺的话,法正一边喝酒,一边堆笑着。

    “小事一桩,小事一桩”

    俨然,法正有些高兴的过头了。

    事实上,他并不是因为这门婚事而高兴,他是由衷的为好基友如今的局面高兴。

    一者,荆州连战连捷,逆魏北迁,东吴亡国;

    二者,蜀中局势稳固,如今因为与东州派的翘楚级人物吴懿联姻,好基友刘备的地位稳如泰山,坚如磐石

    那么接下来北上汉中,一切的顾虑与隐患全都提前解决了。

    或许,真如传闻中那样,巴蜀要出一个帝王呢

    “哈哈哈哈哈哈”法正心情大好,越喝越是高兴。

    可突然间,热酒下肚让他心头仿佛突然剧烈的疼了一下

    但法正不以为意依旧是谈笑风生。

    这边,左将军府的宴席中,法正渐渐的醉了,话也变得密了,心也变得疼了

    那边,吴家府邸

    吴懿与李严一道在池塘边散步,他们也喝了一些酒,妹妹的再嫁,吴家抓住刘备这棵大树,这都是让他欣喜的,可李严在酒席间小声对他提及的一句话,却让吴懿不由得忧虑了起来。

    这无关乎于联姻“钮扣”与益州内部的团结,而是更敏感的一条

    继承

    或者说是世子人选

    “踏、踏”

    吴懿与李严的脚步声在这特殊的夜晚,在池塘边显得格外的清脆,渐渐地,吴懿的脚步变得厚重了起来。

    李严却说,“无论如何,都该恭喜吴将军哪”

    吴懿脚步一顿,沉声道“原本那觥筹交错间,我也是觉得我吴家该被恭喜,理应被人道贺,可李尚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若非你的那番话,我吴懿竟还活在梦里”

    很明显吴懿的话中有些颓然。

    这与他白日里的心情截然不同他的脸色暗沉如纸,就好像命中注定,他们吴家不是大喜,而是当有此一劫。

    “唉”幽幽的一声叹息,吴懿恨恨的道“早知道,我这妹子嫁给刘皇叔后,吴家会卷入夺嫡之争乃至于在将来成为众矢之的,我我唉唉”

    像是怀揣着极大的悔意吴懿一个劲儿长吁短叹。

    李严缓缓张口,像是进一步的引导“昔日汉灵帝留下一封诏书给他最信任的宦官,也是那西园八校尉之首的蹇硕意图立二子刘协为继位之君,可事情败落,被何皇后与十常侍联手销毁遗诏,诛杀蹇硕”

    “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天子虽是躲过一劫,可无论是蹇硕,还是当今天子背后的董太后都难逃一死我总在想,若是当年汉灵帝留下的诏书是传位给次子刘协,那蹇硕、董太后还会不会有此一劫还会不会有后来的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有那国贼董卓入京有这汉室的天下分崩离析”

    这

    李严句句提及的是汉灵帝,是那夺嫡之争,可句句又映射到这一次刘备与吴懿妹妹的联姻。

    在他的提醒下,吴懿不免多想。

    其一,刘备不年轻了

    其二,妹妹若怀有刘备的子嗣,刘备的长子阿斗又不成器,这世子之位他们吴家定然是要争的。

    可争归争,真的争到最后他们东州一派,与刘备麾下元老一派必有一方惨败

    吴懿不是不敢而是承担不起。

    要知道,倘若惨败,吴氏一族或许也会如同那董太后消失于洛阳一般彻底的在这巴蜀之地消失。

    成王败寇,自古亦然

    “正方救我啊”吴懿突然转身,他恭恭敬敬的朝李严拱手,语气迫切至极,“正方,你与我都是从外域流寓于此益州,又都是这些年苦心孤诣这才有了一方门楣,你既提出了这一条,必定有破局之策看在你、我之情义的份儿上,你得给我指上一条明路啊”

    “这”李严故作迟疑

    “正方”吴懿的语气更迫切了,再看向李严的目光愈发的望眼欲穿。

    “唉”李严故意做出无奈之下的甩手,“你、我同僚多年,我如何能见死不救呢何况吴夫人若有子那必然年幼,就算是那刘禅不成器,可主公手下的元老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依我之见,你需一方援手啊若能得良助,重重的将那些元老打压下去,到时候谁还敢动吴家”

    这

    李严的话吴懿只听懂了一半儿,还是一少半儿,“我去哪寻援手啊正方你就别卖关子了有话你就直说吧”

    “子远吴懿的字,你别忘了”李严提醒道“这益州之地除了咱们东州一派、主公的元老一派还有一派,这一派的能量亦不容小觑”

    唔

    李严的话让吴懿一怔,他连忙问“是荆州一派可这不对呀,荆州一派的首要任务是诸葛孔明啊,他一颗公心,岂会帮我岂会打压那些元老”

    “错了”李严提醒道,“孔明乃主公最信任之人,主公可以把整个巴蜀托付于他,他早已超然于这些派系”

    “那”吴懿接着想,荆州大族除了投靠曹操“蔡”、“蒯”两族外,就轮到“庞、马、向、习”四大家族

    等等

    吴懿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他脱口道“是刘封是主公的养子刘封”

    在提到这个名字后,吴懿浑身猛地颤了一下,像是恍然惊醒,他惊愕的说,“正方,你的意思是是”

    与吴懿那迫切的语气截然不同,李严显得很镇定,他缓缓的抬手,眼眸也眺望向那皎洁的月色,“还是那句话主公已经不年轻了,便是吴夫人有孕,是男是女也未有定论,即便是男娃,可在继任大统时,他又能长得几载与其赌这么一个未知倒不如支持主公的养子刘封,东州派与荆州一派勠力同心,将来刘封公子继位又怎么会为难吴家呢非但不会为难,还会委以重任哪”

    这

    无疑,李严的这一番言之凿凿的话让吴懿动心了

    他不由得心头喃喃

    有道理啊

    可恍然间,他又觉得哪里不对,没错是法正

    “正方”吴懿疑惑的抬起眼帘,“你可别忘了,咱们东州派可不是你、我说了算哪还有法正,还有孟达他们一个得主公宠幸,视为挚友知己,一个则是手握重兵若是他们不”

    不等吴懿把话讲完。

    “哈哈”李严笑了,一边笑,一边捋须道“据我所知,孟达与刘封已是义结金兰,结为异性兄弟了至于法正呵呵他有病”

    提到法正

    李严的眼眸骤然眯起,眼芒中一抹锥处囊中的锋芒隐隐浮现,且这锐利的眼芒愈演愈烈。

    就在李严与吴懿畅聊之际。

    左将军府的宴席上

    越来越多的官员向法正敬酒,其中多为东州一派的文吏“主公已入洞房,今夜,我等怕是无法再敬主公,无法在为主公贺喜喽”

    也不知道是因为酒醉,还是好基友大婚,法正太高兴了,高兴到忘我,高兴到被酒精麻痹,失去理智

    他拿起酒壶,“主公有令让我陪好诸位,今夜,我法正便僭越一次,主公去入洞房,我替主公陪诸位喝到尽兴”

    一干东州官员连忙上前,“孝直乃是主公最信任的人,主公大婚,孝直也是高兴啊,来今日我等敬不了主公,就与孝直一道贺主公,咱们一醉方休,一醉方休”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起哄

    法正的仆从已经被挤出去,倒是杨仪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凑到法正的身侧,挡住了众人的酒“今日孝直已经喝不少了,这样吧我来接替孝直与诸位尽兴尽兴”

    这话脱口

    众人脸一扳,“是我等身份卑贱入不得孝直先生的眼么”

    法正不愿在这大喜的日子扫了兴致,于是道“我能饮,我还能饮来,诸位曹掾请”

    说话间,法正费力的饮下一盏酒

    看到这一幕

    身前官吏中,都尉苟安,以及李严的儿子尚书府西曹掾的李术纷纷露出狡黠的一笑,也将酒樽中酒一饮而尽。

    还有官员起哄“这样的喜事儿,用酒樽哪有什么意思孝直先生咱们换大碗如何来人,上大碗,上酒,用大瓮温酒”

    一时间,这酒席上的酒樽统统撤下,改换大瓮。

    苟安缠着法正,又捧起一瓮酒相敬,法正为难的饮下看到气氛正浓,像是对好基友这大婚间的气氛颇为满意。

    又是三碗酒呈上

    法正端起一碗正要喝,忽觉得瞳孔一缩,心猛地一紧,整个人栽倒在地上。

    “孝直”随着杨仪的一声惊呼,所有的酒乐戛然而止。

    法正已经栽倒在地

    众人拥簇而上,喧嚷地围着晕倒的法正,杨仪大吼,“大夫,快传大夫快禀报主公,禀报诸葛军师。”

    一时间,这原本的喜宴大乱

    人群中,苟安与李术含笑对望一眼。

    只是他们的笑声,很快就被那“踏踏踏”愈发凌乱的脚步声遮住,那一阵阵急促的劲风呼呼的吹拂

    这时

    已经不会有人注意到,那原本喜气洋洋的灯笼突然就灭了不少。

    更不会有人察觉到,左将军府的天穹上已然密布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江东第一官医署,在这一日正式成立。

    的确

    随着孙权被关麟幽禁,随着会稽城开城投降,随着东吴文武的投诚,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城池那六郡七十二县悉数卸下了“孙”字的旌旗改换上“关”字大旗

    旌旗在江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而关麟在把调查“周瑜”、“孙策”、“太史慈”、“黄盖”之死的真相交给那一群人后,他紧接着做的一件大事儿,便是成立江东第一官医署。

    当然,这只是打个样儿。

    在关麟的计划中,江东六郡七十二县要逐步新建起超过四十个官医署,荆州、巴蜀兴建官医署的数量更要远超四十个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关麟已经要开始提前准备去应对明年的那次“瘟疫”了

    明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历史上的这一年是“死神来收人”的一年,这一年浩浩荡荡的瘟疫席卷整个大汉十三州。

    如果按照历史的记载

    这一年,建安七子中死了五个

    比如曹操的秘书“王粲”死于瘟疫;

    比如曹丕曹植的挚友应玚死于瘟疫;

    比如曹魏的参军徐干死于瘟疫;

    再比如曹丕的心腹刘桢死于瘟疫;

    以及曹操的笔杆子陈琳

    除了他们外,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也是死在这一年,东吴的大都督鲁肃也是在这一年因为瘟疫病情恶化,迅速的殒命。

    在这一年,曹植留下一篇着名的文章说疫气,其中讲述道“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家家有死人,户户在痛哭。

    有的“阖门而殪”,全家死亡;

    有的“覆族而丧”,全族人一个不剩。

    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也提到疫情,“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年在整个十三州死的人,比五年来战死的还要多上几倍、乃至于几十倍

    当然

    面对如此大的瘟疫,关麟也想过,试着防护比如,若是能确定瘟疫的源头,是在北方

    那只要把北方与南方相隔离如此一来,就能确保南方无恙。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关麟给否决了,两世为人他经历过比这瘟疫更可怕的事件,事实证明这玩意这么大规模的疫症想要彻底隔绝是不可能做到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治

    就是医疗水平的匹配

    所以明年夏季之前的几个月内,关麟没想开疆拓土,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三件事儿上,那就是官医署、官医署、还是官医署

    具体的,一是官医署的数量

    二是治愈瘟疫的方法,与这方法在南方早一些的传播。

    对此

    关麟是懂的,当得瘟疫的人太多,官医署的医疗水平跟不上时,就会出现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会引起整个地方的骚乱。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呼”

    长长的吁出口气,第一日官医署的开张,就迎来了一大波病患关麟在其中帮忙,也累得够呛。

    哪怕是夜班十分时,张仲景的那些弟子王叔和、韦汛、杜度还有貂蝉、大乔依旧在医署中忙碌。

    关麟则特地寻到张仲景,询问他编纂的那本伤寒杂病论能不能出一版简易的,然后整个南方全民普及

    对于关麟这个有些想当然的想法。

    张仲景的回答是

    不能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医是讲究辩证的,瘟疫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反应,这些治疗起来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这也是为何张仲景在十一年前就开始编纂伤寒杂病论,且前面几版已经问世,但依旧没有防范到建安二十二年的那次人口的锐减。

    “唉”

    关麟无奈的叹出口气,这个方法行不通,那就只好想别的方法。

    就在他低头闭目冥想之际。

    张仲景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他猛地抬头,眼眸中也闪烁出一抹夺萃的精芒

    “伤害杂病论虽然无法普及,但此前云旗公子因为要救助蜀中的法正军师,让我尝试的治疗那所谓心脏骤停的方法,已然有所突破”

    唔这

    随着张仲景的话,关麟掰着手指头,他在算现如今距离历史上法正的死还有多久

    当然,这样算并不精准

    因为关麟的存在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及改变历史。

    故而

    法正这病,会不会因为他关麟灭了东吴法正突然一激动,一口气没提上来,就嘎了呢

    如果这么算,关麟倒是觉得张仲景这时候有关“心脏骤停”的突破来的恰逢其时

    蜀中,难得今日刘备大婚,诸葛亮也罕见的在这一天没有在公务上忙碌到深夜。

    他在恭贺过刘备后,没有留下来参加宴会,只是略微喝了些许的酒水,便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突然的提前归来

    让黄月英有些惊讶,也让她放下了手中,那来自荆州最新的制造图谱

    说起来,这图谱是关麟托赵云送来给黄月英的,是对付“热气球”的一种器械

    其实在沔水山庄中,关麟已经把这图谱提前让黄承彦与刘晔尝试过,但最后的结果,太复杂了一个月的尝试,没有任何进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关麟才让赵云把这图谱送到黄月英的手上。

    当世之中,若还有一人能制造出这图谱,那想来便是黄月英了。

    当然今夜这些都不重要。

    诸葛亮提前归来,让黄月英的心情如同少女般小鹿乱撞,也再度让她燃起她心头所期盼的那件事儿

    黄月英一直想为他的夫君诸葛亮生个孩子

    只是这些年

    “夫人”诸葛亮的话将黄月英的思绪收回,仿佛是诸葛亮在被酒意催动,又仿佛是他从夫人那晶莹的眼瞳中,早就看穿了夫人的想法。

    诸葛亮淡淡的说“今夜花好月圆,月下之夫人,让我想起神女赋中的诗句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唔

    诸葛亮话说到这儿,黄月英如何不明白夫君的意思呢

    神女赋是楚襄王梦中遇见巫山神女,因慕其色而产生爱悦之情,但神女以礼自守,最终欢情未接,怅恨而别。

    今夜她黄月英绝不会让夫君如楚怀王般与巫山神女相见,却最终遗憾、怅恨。

    “孔明,我不喜欢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比起那个我更喜欢高唐赋中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时那人性张扬、未收到任何礼教和伦理束缚下的巫山云雨”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